4 Reasons Why Beginner Guitarists Should Avoid Practicing Finger Exercises!

前言

哈囉!我是昆宏,今天想要來分享一則練琴的小故事

近期我在與許多想要回鍋繼續學吉他的琴友們聊到,大部分回鍋的琴友都認為,自己吉他彈不是很好,有很多雜音的出現,對自己彈奏不是太有自信的感覺

他想著是不是自己的吉他基本功不好?所以跑回去練「基本功」(也就是「爬格子」),但練著練著又開始emo並陷入了無趣且沒有動力的狀況,最後又再次放棄吉他一陣子,這不禁讓我思考

「初學到底該不該練爬格子?」

純粹的動機維持熱忱的秘訣

我回想了我整個練琴生涯,從一開始接觸到現在,其實我好像沒有真正練過基本功。我想可能的原因在於,當時很菜的我,滿腦子就幻想可以在舞台上彈奏Canon(當時高三)。

在沒有經濟能力找老師學琴的情況下,只買了一本彈指之間,用那生疏且好不容易看到懂六線譜的彈奏及識譜能力,一小節一小節的慢慢磕下來。

沒有想太多節拍或是什麼音色控制問題,就非常單純的只想「彈完」這首曲子,並上台表演。

可能沒有太多的「指導」與「正確」練琴方式,才保有我對吉他的熱忱。

因為我必須誠實的說,我不喜歡單調且無趣的練習,我只想趕快看到結果。(我想大多數人都是吧)

當時我只希望能在學期結束前的才藝表演上演出(少年時期純粹的夢想),就算拍子姿勢不對也沒關係(其實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正確拍子跟姿勢)。

所以我不斷的練習,就算手再怎麼痛,譜再怎麼難背,只想趕在學期結束前能站上舞台彈奏一曲。所幸我也是將這首曲子磕磕絆絆的完成,當然現在回想起來應該是彈的不好,不過最終我還是完成了,也被同學捧了一頓。

得到了第一次的鼓勵,也開始讓我尋覓下一首練習的曲子,於是就在這樣很單純的想法及反覆的過程中,對彈吉他這件事越來越有成就感,也藉由吉他找到自己的信心和舞台。

有基本功這種東西!?

後來也懵懵懂懂的進到大學並加入吉他社,因為其他同學有跟著樂器行老師學,聽到社團同儕之間討論著要練習爬格子,才慢慢聽到有人說彈吉他要練基本功這回事。

但那位找老師學吉他的同學,好像就只會彈奏一些簡單的伴奏和弦,據說也練了1-2年之久,爬格子好像就練了3-4個月去了。

我心想,花2年的時間只彈這樣子?我好像花了1個學期就將Canon給彈下來了,雖然彈得並不怎麼好,但時間及曲子的難度,應該是不亞於簡單的和弦伴奏。

其實我沒有貶低他人的意味,也不是說自己多厲害,只是我當下的認知及過往經驗覺得,為什麼彈那麼久只彈了基礎的彈唱伴奏。

但當時也還是很矇懂,畢竟我也不是科班的,也沒找老師學過吉他,一切都是自己摸索而來,嘗試彈了幾次後就覺得無趣然後就沒然後了。

原來大師與神童沒練過基本功!

關於練爬格子這個問題從我遇到了我的師兄「陳彥宏」(台灣很厲害的吉他大師可以Youtube搜一下)我才對基本功這件事有了新的見解

「其實不一定要練」

據陳老師親自口述說,他沒練過什麼基本功,就是不斷地練曲子,累積大量的曲目,然後練一些他覺得有趣好聽的曲目,沒對過節拍器一弦一格的這樣彈過,他覺得這樣很浪費時間(據說他以前一週一首演奏曲的頻率在練)

而且他生平練的第一首曲子就是中川砂仁先生的《Dream Catcher》,連C和弦都還不會的情況下,就學習這首曲子,他也說到如果一開始的老師教他從「爬格子」或是C和弦開始練起的話,他應該是不會站在我面前。

而中國指彈神童劉嘉卓也是,曾經在陳彥宏吉他學院短期進修,從同事口中聽聞,他在連C和弦是什麼都不懂的狀況下,就看著「松井祐貴」的影片跟著學跟著彈,甚至已經能彈奏Conny Berghall的Revolution(當時沒幾個人會)

「這不禁讓我思考初學者練爬格子的必要性?」

我相信有練爬格子多多少少會增加手指的協調性,但我覺得如果爬格子會影響到你彈吉他的學習熱忱時,就要適時的轉換其他方式來練習。

爬格子是真的有必要嗎?

其實我不是提倡叫大家不要練,而是練習方式適不適合你,因為爬格子也確實有助於提升手指靈活性及手腦協調性

但如果覺得爬格子這個練法,會讓你有以下4種心態時,那麼我不建議再練:

  • 覺得枯燥乏味
  • 缺乏成就感
  • 不喜歡一成不變的練習
  • 開始厭倦彈琴

如果練習曲目會讓你感到有趣,那就不一定要練機械式的爬格子

連電吉他大師Guthrie Govan也曾在他的訪談影片中說過,他的基本功就是練大量的曲子,沒有特地練爬格子之類的機械式練習。

但如果你今天是符合以下幾種情況的話,我認為可以練習看看:

  • 以彈電吉他作為學習方向
  • 學習使用Picking
  • 練習Picking彈奏速度
  • 可以按部就班有耐心的學習
  • 有更多練琴時間
  • 你已經是進階學習者

那麼我想爬格子的練習,有助於你再彈奏上增加協調性及流暢度。

那為什麼那麼多人說要練基本功

我認為很有可能的原因是,台灣吉他業界在早期普遍資訊不發達的情況下,直接將國外專為電吉他設計的教材,直接引用,再加上當時台灣沒什麼人知道指彈吉他,只有木吉他彈唱與電吉他演奏,就直接用來當作彈吉他必練的「基本功」。

而多數人在學吉他也是從一開始的木吉他彈唱和電吉他演奏練習而來,玩指彈吉他的前輩們,也是都是經歷木吉他彈唱和電吉他演奏的階段,自然而然也推崇爬格子的作法。

而指彈吉他也是近十幾年來才慢慢被大家了解,真正從指彈曲目練起「基本功」的人,除了前述所提到的陳彥宏及劉嘉卓等演奏家是少之又少,所以目前主流聲音還是比較推崇初學者要練爬格子。

不建議練爬格子的4個原因

我認為爬格子會幫助到的應該是電吉他的”單音彈奏”,並且可能最初的設計只是針對「暖指」來設計的練習,因為有太多音階或者模進比起練爬格子更值得去做練習,因為練好可以直接使用,可是爬格子真正會用到的情況其實不多。

如果你只想練習木吉他的「彈唱」或是「演奏」,不一定要練,因為演繹型式與電吉他較為不同,比較少會用木吉他去彈奏單音的Solo,就算有速度也不會很快,反而重點在於將伴奏彈好,和弦換的流暢,打開耳朵去聽自己彈的內容,知道什麼叫做好聽,並且可以控制修正。

而我認為練習爬格子有以下4個是我覺得,初學階段不建議學習的原因:

  • 有些無趣且枯燥乏味 → 因為爬格子彈奏起來較無旋律性,對初學者來說感覺練不到什麼,容易放棄。
  • 需要花較多時間 → 如果你沒有時間練琴,那倒不如練曲子,能夠練到更多指頭的變化性。
  • 手指變化性侷限 → 因為爬格子幾乎都以4格以內進行彈奏,手指適應的範圍也只會在4格之內,以上的就沒辦法練到。
  • 無法直接應用 → 比起爬格子,不如直接練音階、和弦琶音、樂句或模進,可直接應用且更有性價比。

那初學者該練什麼

如果你是吉他初學者,那你可能要先思考下,你喜歡木吉他的「彈唱」或是「演奏」,以下分兩類介紹

彈唱

如果你想從彈唱開始,那麼我會建議你先針對「伴奏」開始,而伴奏就是「左手和弦+右手節奏」,所以首要目標要先將和弦按出聲音來。

  • C、G大調順階和弦按法
  • 和弦轉換
  • 封閉和弦
  • 右手基礎伴奏
  • 調性轉換

而這些內容可以在我的第一階段第二階段【伴奏篇】課程可以學習到,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去參考看看。

演奏

如果你想學習演奏的話,我會建議需要將音階指形熟練,並且練習在指彈中常見的技巧

  • C、G大調順階和弦按法
  • 5大音階指形
  • 基礎垂勾滑技巧
  • 指彈技巧

而這在之後也會出相關的指彈課程

以上是這週我想要跟訂閱樂玩週報的琴友們分享的內容我們下週見

如果你也想學吉他不知道從何開始,可以考慮我一系列的吉他學習地圖系統課程

想獲得最新吉他相關話題或文章,也可以訂閱我們電子報!

是熱愛吉他彈奏及教學的工程師,擁有豐富的吉他比賽經驗,多次拿下兩岸吉他賽事中的冠亞軍,曾任職中國知名吉他教育機構陳彥宏吉他教室,擔任吉他師資培訓講師,擁有十幾年的吉他演奏和教學經驗,現為The One樂玩吉他創辦人。

Shopping Cart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