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學習吉他一直以來是許多人的夢想或者願望清單之一,但放棄吉他的人也不在少數,彈了很久但不知如何提升的也占多數,那麼該如何去突破這種窘境呢?
主要原因就是不清楚整體吉他學習的樣貌,像是騎著摩托車沒有目的的亂騎亂繞,只能自己一步步摸索並彙整內容,但這樣彈奏久了其實會感到疲乏且沒有成就感,好像什麼都懂也會一點但又好像什麼都不太會。
因此我將整個學習吉他的地圖給彙整出來,讓你知道整體學習的全貌,就像吉他界的Google Map一樣,讓你看著地圖清楚了解A→B要怎麼走,方向在哪,這樣學習起來才有方向感,知道自己該練那些東西。
第一階段:機能提升
其實學吉他就好像我們人在學語言一樣,從小寶寶時期的啞啞學語到我們可以應用語言獲得新知,並創造更多不同領域的應用,幫助我們學習、成長、生活、交流等。
而吉他與音樂也是一樣,在初期接觸吉他時一定沒辦法很流暢的彈奏,就像小寶寶一開始在學習講話一樣,因為口腔肌力不足,所以講話的咬字及語意不是那麼的清楚和流暢,需要透過不斷的講、不斷的練習,才能開始慢慢把話講清楚,然後會的詞彙越來越多,直到我們可以慢慢做簡單的對話,表達自己的思想。
所以在第一階段,我們在要做的事情就是,不斷的練習,讓我們的手部肌肉與協調性提升上來,直到我們具備基礎的彈奏能力後,才不會因為基礎彈奏能力的不足,造成後續學習的困難。
但這也是多數吉他新手容易放棄的階段,所以第一階段需要達到的目標就是
「能夠跟上節拍刷奏及彈奏,簡單的開放、封閉和弦和音階」
第二階段:技巧精煉
而進入第二階段就像是小孩子可以跟大人做基本對話了,大概就是1-6歲的階段,聽得懂也能說,但還不清楚話語在文字上的呈現方式,簡單說就是「還不識字」。
但這時期也有些小朋友也已經可以說出很多超齡的對話了;對比到吉他上,就像有些人的彈奏能力已經很成熟,可以很穩定的彈奏一首伴奏或是演奏曲,但還不清楚樂理層面及指板應用等知識。
因此當我們對於彈奏的歌曲開始感到好奇是怎麼來,或者想要學著怎麼做其他應用時,這時候我們要開始學習樂理知識以及吉他指板應用,也就是小孩子準備進到小學1年級開始準備學習讀書寫字的階段。
所以在第二階段我們要達到的目標就是提升彈奏能力,最好是不累積歌量,且盡可能的低中高把位的曲目都要練習到,因為彈得越多,對後面理解樂理指板的關聯性會更容易理解,所以最好要在此階段達到:
「累積歌量並獨立且穩定的完成一首歌曲的彈唱伴奏或是指彈演奏」
第三階段:樂理指板
當我們進到小學後基本上就開始要學習識字寫字,也就是瞭解我們口中所講的字句如何在文本上呈現,而這中間當然需要一段時間的練習,才能慢慢將文字及語法使用的更純熟。
在第三階段我們也會利用第二階段所累積的曲目,用來當作理解樂理的範例,將彈奏、樂理指板再做更深入的連結。
也因為用歌曲來講解樂理是最好的方法之一,能更好的幫助我們理解其中的關聯性,並且每首曲子也都不同,會運用到的和弦、進行、節奏、把位等都不同。
因此第二階段累積歌量提升彈奏的能力就顯得很重要了,最好能夠練一些演奏曲,且會運用到低中高把位的曲目,因為有許多指板的應用會使用到低中高把位,而好聽的編曲或Solo幾乎也都會運用到全把位。
所以練的歌曲越多,對樂理的理解能力會更有幫助,但如果講過多樂理而沒辦法應用或解析歌曲中的元素材料,也只是紙上談兵,這也是許多琴友彈奏多年也一直很難向上突破的原因之一,所以一定要累積歌量
「比起講過多的樂理,累積歌量提升彈奏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第四階段:聽寫轉換
當我們具備一定的彈奏、樂理與指板的能力之後,接著就是要用這些能力去獲取新的知識來源。澳洲國寶級指彈大師Tommy Emmaunel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音樂就是你最好的老師」。
其實這句話的意思是,你必須要透過耳朵去聽出每首歌曲中所運用的旋律、和聲、進行、節奏等諸多元素,並將這些元素材料用你擅長的樂器去呈現。
唯有做這樣的動作才有辦法學習不同音樂家,他們對音樂的想法與巧思,並將這些消化過後,轉化為自身的經驗,積累更多的音樂能力,而對音樂的審美、素養、感知等等就會慢慢提升,也就是俗稱的「音樂性」。
這就像我們用熟悉的語言,可以從書中、演講、網路等管道,獲得不同的資訊與知識,但首先我們要先具備一門語言基礎的聽說讀寫,才能去理解並消化中有用的訊息,提升我們的認知思維,慢慢影響我們的"行為"等等。
而彈吉他、學音樂也是同樣的道理,所以在第四階段「聽寫轉換」就是嘗試用我們的耳朵將聽到的聲音,在吉他上呈現出來,而要在完成這樣的動作就必須要會彈吉他(開始學講話);熟練彈奏能力(說話能力);理解樂理指板(學會讀書寫字)是不是就要運用到第一到第三階段的能力呢?
所以第四階段其實就是要學會音樂消化的能力,當我們熟練並持續這樣做之後,對音樂的理解及創作能力就會呈指數型成長,所以我們所需要達到的目的就是:
「用耳朵將聽到的音樂,用吉他完整的彈奏出來」
第五階段:改編創作
當我們都完整的可以學會前面四個階段後,第五階段就是嘗試去創作或者改編,這就像我們已經接收了各種訊息與知識後,轉化為不同的行為、想法、判斷、產品等結果。例如,有些人會寫書、做Podcast、影片、交流、談判等各種不同領域的輸出,而共通點就是語言。
所以當我們已經學會了前四個階段,其實已具備寫歌創作的能力了,但就看自己要不要將所學輸出,就像有些人學會語言在精進後成為作家;有些人則不想,生活日常能夠應對就可以。
但如果你有念頭想嘗試寫歌或改編,那我們就會運用到先前所學的能力去練習創作和改編,產出你的作品或創意,可以產出單曲、專輯、影片、樂譜、錄音、編曲、課程、演出…等所有音樂產品,甚至可以跨領域做老師、經濟、自媒體,透過吉他、音樂與不同領域的人交朋友,並成為一種社交技能。所以第五階段就是
「用音樂表達自己的想法,產出結果、分享結果」
結語
音樂與吉他其實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就像學一門語言和使用手機一樣的難度,所以每個人其實都有辦法做到,只是看自己意願。
但最主要關鍵點也在於環境,如果你有環境的話,學起來就會很快很自然,如果沒有環境就必須要自己創造環境,如果你想找環境,可以來到我們的The One 樂玩吉他《學習交流群》一起交流。
如果你是新手朋友開始想要學吉他,預算有限不知從何開始,對於我的教學系統和感興趣,並且也想要有邏輯有系統性的學習吉他。
可以參考看看我的線上課程,課程知識點和講義都幫你整理好,只需要跟這課程按部就班的學習,慢慢就可以達到所需要的能力囉!
- 第一階段【機能提升篇】|最適合0基礎吉他初學者的吉他線上課
- 第二階段【技巧精煉】彈唱伴奏篇|強化你的吉他伴奏
- 第三階段【樂理指板篇】|搞懂樂理與指板的應用關係!
- 第四階段【聽寫轉換】|教你用吉他抓歌採譜,用耳朵彈奏!
課程也都會慢慢陸續上架,如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先訂閱我們的電子報等待最新消息哦!

作者 Jack 昆宏
是熱愛吉他彈奏及教學的工程師,擁有豐富的吉他比賽經驗,多次拿下兩岸吉他賽事中的冠亞軍,曾任職中國知名吉他教育機構陳彥宏吉他教室,擔任吉他師資培訓講師,擁有十幾年的吉他演奏和教學經驗,現為The One樂玩吉他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