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time to practice? Here's how to practice guitar effectively in 6 steps!

沒時間練琴?6步驟教你有效練吉他

前言

你是否熱愛吉他,但卻常常因為生活及工作導致你沒時間練琴呢?

練吉他一直都是學吉他,必須要做的例行公事,可以跟進步畫上等號,但只要練習量不夠,彈奏吉他的能力也會隨之退化。那麼該如何在每天上班上課的日常生活中,有效安排練習計畫,讓自己保持一定的練習頻率呢?從學生時期到步入社會成為上班族的一份子,我也算是很有經驗,以下我就來分享幾個我的經驗吧!

不同族群的練習方式

學生

由於我真正開始練琴時,跨足了高中及大學,所以我就來分享我這兩個階段不同的練習方式。

高中時期

如果你跟我求學時期一樣,每天除了學校就是補習班,那麼所剩時間也不多,每天回到家大概就9點左右,一整天下來不管精神跟身體其實都相當疲憊了,我覺得不如就早點洗洗睡,不過通常我會洗完澡在睡前稍微彈一下琴,但如果沒有的話我會建議「晨練」。

而我通常會在10點左右就寢,最晚不超過11點,凌晨約5點多起床,我覺得睡得剛剛好,盥洗完畢後就會先打開前一天學的書本,然後配個早餐,拿著琴彈奏自己習慣的內容,基本上想到什麼就亂彈。

例如當時瘋狂練習Canon這首曲子,所以我就不斷的在練習副歌段落,因為運指也相當熟悉了,基本上我已經能夠一心二用,所以會大概稍微複習昨天學的內容,手上反覆的彈奏相同段落,當作認真讀書前的暖機模式,大概也就彈個15-30分鐘。

這樣的做法我覺得可以讓手指建立肌肉記憶,不需要再特別看譜,也可以讓我真正用聽的去感受自己彈的好壞,而且早上聽點輕音樂我覺得更好讓自己腦袋放鬆,準備後面的學習。

而不熟悉的段落我會找時間好好的熟練,就不會以一心二用的方式去做機械式練習,除非也熟練了之後才會當作我早上的練習內容。

所以在這個階段就是不斷的練習再練習,也不懂樂理,就很單純的練手指,建立彈奏技巧,也呼應我的第二階段技巧精練的課程目標,不需要太懂樂理指板,就是先建立肌肉記憶,讓眼耳手腦可以運作的更協調為主。

大學時期

而大學時期就不像高中有升學壓力和出社會的經濟壓力,時間也較為自由,算是人生中最寶貴的黃金時期,除了有課去上之外,剩餘的時間就是在宿舍看Youtube、打遊戲、練吉他,加上當時智慧型手機才正準備要出來的時期,所以誘因不像現在那麼多。

再加上當時升上大學就覺得要交女朋友,感覺彈吉他會變帥能夠吸引異性,也能在學校地任何一個活動上台演出帥一波的這種心態,所以基本上我是一個禮拜練一首歌曲的速度在彈,只要有空堂就是練,所以大學時期就是

「有課去上,沒課就練琴」

如果你剛剛好大學風氣比較自由,又喜歡吉他,我覺得趁這個時期好好把握,會是進步最快的時期。

上班族

步入社會之後就要面對經濟壓力,單身或家庭與否,時間也不像學生時期一樣來的那麼自由,也沒有像學校一樣,有個地方可以讓你”秀”,收穫成就感。

所以練琴的心態會比較轉向於「自我實現」,對練琴這件事情就比較不會像學生時期那麼有動力,甚至會停滯並趨於一種「佛系練琴」的狀態,尤其是有家庭的吉他人。

但如果你還是希望可以提升自己吉他能力的話,我會建議有以下幾點你要先去做到:

  • 先讓自己有個環境
  • 要更清楚知道練習什麼
  • 要有一套練習模式

因為上班族時間會相對更少,每天要大量練習可能比較沒那麼現實,所以就得要更清楚學習及練習的目標、流程及標準,才能有效縮短練習時間,否則時間久了練的更佛,會更趨於穩定,甚至可能就默默地Fit Out…

所以上班族練琴可能需要

環境以及有效練琴

打造練習環境

讓自己處在一個吉他環境的地方

學習環境是容易影響學習行為的主因之一,如果生活周遭都在做同一件事,那麼你也大概率的淺移默化跟著做相同的事,所以盡可能的找尋同樣的環境或者同溫層,讓自己時時刻刻與吉他充斥著相關的話題或資訊,比較能夠維持你的熱忱,也比較能夠促使你練習新的東西。

把琴放在垂手可得的地方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有時看到某個東西放在那邊,就會想到拿起來把玩一下,如果我們特地要將琴放在琴袋裡,多了一個要把琴拿出來的動作,多數人會因為懶或者麻煩,減少拿琴出來的動機,所以建議可以的話直接放在你的書桌旁、客廳、床邊等,可以隨手就拿起吉他彈的位置。

樂譜或iPad放在看的見的位置

與吉他放在顯眼的位置是同樣的道理,最好就翻在你正在練習的地方,你看到就能夠直接使用,如果放在書架或合起來,就需要再多一個動作,大機率會減少翻出來的動機,所以建議直接方在你的琴架或者書桌上。

音樂清單放著要練的歌曲

如果你有常聽音樂的習慣,最好歌單裡要放這你想要完成的歌單,就算沒有練習的時候,用聽的也會潛移默化的提升你對這首曲目的掌握度,甚至是強化我們聽音樂的細節,建立品質標準,也能做為提醒我們要練習曲子的作用。

可以的話找個老師

找老師學習不僅可以讓你遇到困難時有人可以直接詢問,每周一次的課程也能幫你把關練習的品質,起到了督促和解決問題的效果,可以減少試錯的時間成本,如果有預算的話建議找老師學習,並抱持開放的態度虛心學習,同時自己也要獨立思考。

建立有效的練習觀念

當我們為自己打造好換環境之後,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建立練習的觀念,畢竟大多數人都比較沒辦法每天花上1-2個小時單純練琴,因此我們在練習的方式就必須要更明確,這樣練習起來才不會因為範圍太大,不知道自己在練什麼,做過多的無效練習。

目的性的練習

記住一個觀念,練習一定是練自己「不擅長」的地方,所以會感到有點痛苦或者挫折,但是一直彈自己熟習的段落,是無效練習(除非你要練語氣)。都已經沒有時間了,當然要針對自己不擅長的地方精準打擊,所以最好要清楚自己的弱點,去加強練習。

了解練習區塊

還有在練習時要清楚「區塊」,比如說要學習抓歌,在這個主題中的區塊有「基礎音感、調性判斷、曲式架構、級數進行、和聲色彩」要知道練習這些內容,這樣你才知道要從哪開始下手,直接土法煉鋼的一個音一個音去抓,可能沒有那個時間,效果也會很差,所以就鎖定這些內容好好深入練習,基礎音感要怎麼練、調性判斷有什麼方法等。

但你可能會問,那我要怎麼知道學的區塊有哪些?這些內容基本上要透過老師幫你彙整出來,又或者可以參考My Courses。所有區塊該練習的內容,我都幫你整理好,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去學習及練習就可以了。

重質不重量

練習的品質很重要,延續前面所說到的,練習要練自己不會得地方,並且要在正確的基礎上去練習,然後找方法去解決這個不會的位置,例如有個小節是你不熟的節拍,那麼你應該要先把小節中的音符,都先拆解為8分音符或者16分音符去計算,清楚了解每一拍該做什麼事,都先做正確,這樣才不會在錯誤的方向練習,浪費寶貴的時間。

把正確的動作做對了,剩下就是建立肌肉記憶,一遍兩遍可能還不太熟悉,但當你彈奏了十遍以上,應該會慢慢產生一個律動,再跟節拍器去調整,基本上不用花到太長的時間去練習。

少量多餐

練習時長不一定要長,但一定要常常做,這就像我們每天拿筷子吃飯,吃飯短短幾十分鐘,但每天都會用到,自然而然的熟能生巧,每天花10-30分鐘練習,比起一周花個一天練2-3個小時來的有效果。

品質標準

再來就是要練到什麼樣的程度,如果以彈奏能力來說,我認為只要可以跟上節拍器彈奏,沒有雜音也沒有卡頓,基本上就是60分,而60分以上可能就需要針對彈奏的細節練習,但這其實蠻主觀的,只能靠你自己平時聽音樂的習慣去建立標準。

而我認為只要能夠做到60分即可,要做到80分甚至100分的標準,是當你想要錄製影片上傳至YT或者有演出、比賽等活動,那我覺得再特別去加強即可,但暫時沒有要去錄製影片或演出,就練習到60分就差不多,再接著學或者練其他東西。

6步驟有效練習流程

我認為練習最好要建立一個SOP,因為可以大幅的減少練習的時間,而且習慣之後會越來越快,以下我就舉例當我練一首歌曲時會怎麼做。

Step1拆解段落

首先一首歌曲要先拆解不同的段落,例如前奏、主歌、副歌等架構,然後再選取其中一段去練習,通常我會先練副歌的位置(以流行曲來說的話),因為最有記憶點,重複性較高,練完會比較有成就感。那我通常我這樣拆解:

  • 選取段落
  • 選擇一小節練習
  • 每小節拆解8等份

Step2 數拍子彈奏

每小節拆解為8等份之後,將每一拍該彈奏什麼音符都彈對,最好嘴巴數出來,這樣可以確保你每拍彈奏的東西到底有沒有正確,節拍等到後續的跟節拍器實再調整就可以了。

如果4拍的8等份還是沒辦法掌握,那就對半切,2拍沒辦法掌握就再對半切,將1拍內的東西給彈對。

如果有付點音符出現,建議拆成16等分,數1234 2234 3234 4234去數拍子彈奏。

Step3 熟練運指

接著就是不斷的做練習,嘴把一邊數一邊彈,最好可以不用看譜,然後盡可能的數的時候保持一定頻率,不用太準確但就是不要間隔太久,直到你的手已經習慣了,並且盡可能的不要有雜音出現,這時候我同常會一邊彈一邊看Youtube之類的,反正就讓手指不要停下來。

Step4 跟節拍器

最後就是跟著節拍器去調整節奏感,我會建議熟練了整個段落的彈奏時,再跟著節拍器去練,一個小節一個小節的跟也可以,整段練完也可以,就依自身的狀況調整,但就是一定要跟。

因為很多琴友在練習的過程,都不習慣對著節拍器,彈奏起來容易忽快忽慢的,如果之後要演出或者要錄音的時候就會非常痛苦,所以一定要逼自己對節拍。

Step5 手機紀錄

當你練完一個段落的時候,最好就拿手機自己記錄一下,聽看看自己彈的到底如何,這樣才知道哪邊不擅長,這樣就可以再精準練習,不用再把範圍拉大去練習。

Step6 反覆操作

然後就同上述的動作完成每一段之後,做同樣的事直到可以完成整首曲子。

結語

維持練琴老實說並不容易,畢竟彈吉他不會涉及到生存問題,沒有一個強烈的被動性驅動力讓你可以很自然而然的去練習,也不像健身一樣可能會因為身體因素,讓你有較強的主動性因素,督促自己訓練,練琴都還得要靠你自己的夢想維持。

如果這篇文章你覺得寫得不錯,對你有幫助的話,還請幫我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以上就是本周想和大家分享的內容!

如果你對吉他學習毫無頭緒,想有系統性的學習吉他,不妨可以參考看看我的《吉他學習地圖》系列課程

如果想每周收到最新的吉他相關文章及話題,也歡迎訂閱我們的《樂玩週報》,我們下周見!

是熱愛吉他彈奏及教學的工程師,擁有豐富的吉他比賽經驗,多次拿下兩岸吉他賽事中的冠亞軍,曾任職中國知名吉他教育機構陳彥宏吉他教室,擔任吉他師資培訓講師,擁有十幾年的吉他演奏和教學經驗,現為The One樂玩吉他創辦人。

Shopping Cart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