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學吉他是否要學習樂理,一直以來是許多吉他朋友們的疑惑,但是要如何學?整體的脈絡及關係是什麼?今天這篇文章我就來講講吉他、音樂及樂理指板的關係,疏理它們之間的關練性及知識點,建立學習的脈絡及知識點。
音樂的本質就是「傳遞訊息與人交流」來建立人際網路,也算是「語言」的一種。那既然是語言的一種,我們可以反思,從小學習母語的過程。
就像寶寶牙牙學語階段,可能咬字或者意思還表達的不完整,直到可以做簡單的對話,然後進到學校學習讀書寫字,再到後來使用手機打字傳輸訊息的過程,就可以套用在我們學習吉他的一個歷程。
而要能做到上述這樣的一個動作,我想不外乎就是需要「語言、想法、手機、鍵盤」這四個元素。
我們需要一們「語言」來建立自己的「想法」,透過不同「媒介」來傳輸想法,可以是紙筆、對話、打字等方式傳遞訊息,而在這邊是以「手機」當作例子,然後透過「鍵盤」打入基本字元形成句子,傳輸後達到與人交流的目的。而這四個元素對應到音樂和吉他的功能就是:
- 語言→音樂
- 想法→創作
- 手機→吉他
- 鍵盤→指板
以下我就針對這四個元素來拆解其中的關係內容。
音樂就是一種語言
一首完整的音樂需要達成「旋律、和聲、節奏」這三元素,撇除節奏的部分,旋律及和聲都是透過「音程」藉由不同排列組合得來的。
旋律的形成則是在「音階」的框架中,搭配不同的節奏形成;「伴奏」則是由「和弦(和聲)」加上節奏所構成,只要旋律加上伴奏,就可以完成一首完整的音樂。
需要注意的是,旋律會有一個調性,也就是樂譜上會看到的(Key),和弦伴奏也有一個調性(Play);兩者的調性需要一致,才不會有不同調的狀況產生,而下圖則是「樂理層面」所需要理解的基礎關係圖。

創作的前提是透過語言累積
我們的生活日常每一天都在創作,所講的句子,做的事情都是即興沒有經過任何的設計,但要能做出”即興”的前提是,我們必須要有基礎的語言能力,透過「聽、讀」接收新知識,再藉由腦袋思考消化後得出想法,一次又一次的循環積累,並產生行為。
因此在音樂中的聽讀過程,就需要將旋律、音階、和弦、節奏等資訊,透過耳朵抓取下來,並經由樂理知識梳理及彙整資訊,才有辦法進行下一步動作。
而在聽與讀需要學習什麼樣的內容呢?我們不需要做到絕對音感那種程度(當然那是天賦),我們要至少能夠做到藉由吉他找到對應的音高,例如在調性音階內的1234567,還有和弦色彩,其實也能夠達到聽歌抓取的目的。

吉他就像是手機裝置
而吉他就是我們要將音樂付諸實現的載體,就像我們選擇使用手機這個裝置去打字,當然你也可以使用電腦、iPad、紙筆等將你的想法傳遞出去,而使用吉他當作我們的主力樂器,當然我們就要知道如何使用這個樂器,而產生音符的位置就是「指板」及右手的撥弦。

指板就像裝置鍵盤
那麼到底該如何使用指板呢?跟樂理的關係又如何?樂理就像是語言(音樂)的單字、句型、文法邏輯等,它可以通用在任何的樂器上,不管是鋼琴、吉他、小提琴等任何管弦樂器,都是使用這套樂理,因此學習樂理是一件CP很高的事情。
而吉他的指板則會使用一種叫做「音階指形」的東西,將樂理轉換到吉他這項樂器上,可以透過指形彈奏音階、和弦等,就像我們打字會有一種設計好的運指,來幫助我們可以提升彈奏效率,而「指形」在英文就稱之為「Pattern」,將運指模組化的一種應用方式。
而「Pattern」又可以衍生出不同的學習方式,例如有「CAGED System、一弦三音、唱名系統」等不同彈法,就像我們中文有不同的輸入法,有注音、拼音、倉頡、無蝦米等輸入法,但是共同的目的就是熟練音階指形及運指。

我們可以透過「音階指形」發展出「旋律」及「和弦」,就像是地圖一樣,讓我們表達音樂的功能,而只要將不同的音階指形給熟記,那麼對於指板的彈奏就會越來越熟練,享受音樂玩樂音樂的自由度就會越來越高
我們可以再總結一下,如果你想要能夠享受玩音樂的樂趣,那就需要學習樂理,並將下面這張圖上所有的內容和知識點都給熟悉熟練。如果完全沒有概念及想法的話,可以參考看看我的《吉他學習地圖》第三階段【樂理指板】,都幫你該學習的知識點都整理好了!只需要照著課程一步步跟著上課即可。

結論
因此我認為音樂的本質就是「傳遞訊息與人交流」來建立人際網路,也算是「語言」的一種。那既然是語言的一種,我們就必須了解之中的樂理知識,才能產生思想和想法,學習樂理就是縮短學習時間的工具。
如果想要更詳盡了解整體學習的系統架構,以及我設計的教學系統可以參考我寫的這篇Feeling lost in your guitar journey? Then you absolutely must check out the 【Guitar Learning Roadmap】: The 5 Essential Stages of Learning Guitar
所以我們要理解的是,單純的照譜彈奏,就像寶寶剛學會講話,可以大致理解意思,但還沒學會讀書寫字。如果想要再學習更專門的領域,例如科學、文學、藝術等,就必須知道文字的形狀、意義才能進一步的拓展學習,就像要學懂樂理跟指板,才有辦法拓展彈奏能力、接收新知或創作能力。